專注健康與專業領域,Garmin:強化 B2B 合作造福更多終端消費者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05 日 7:00 | 分類 3C , 穿戴式裝置 , 行動裝置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專注健康與專業領域,Garmin:強化 B2B 合作造福更多終端消費者


第三屆 Garmin Health Summit 比賽今年在新加坡召開,並首度邀請媒體參與,《科技新報》藉此機會與 Garmin Health 高級銷售總監瓦茲克(Jörn Watzke),和資深工程總監博吉特(Scott Burgett)進行專訪,了解該公司對於智慧型穿戴式裝置市場,以及強化 B2B 合作的看法。

Garmin Health 高級銷售總監約恩瓦茲克(Jörn Watzke)1994 年開始於西門子手機公司任職,之後在 BenQ 和 德國導航品牌 NAVIGON 擔任產品管理職務, 2009 Garmin 併購 NAVIGON後,瓦茲克在 2014 年成為 Garmin Health 高級銷售總監迄今。

資深工程總監史考特博吉特(Scott Burgett)擁有堪薩斯州立大學和新墨西哥大學電機學士和碩士學位,在 Garmin 任職已逾 24 年,對於 GPS 定位、穿戴式裝置和各種生理感應器開發有卓越貢獻。

Garmin 的競爭優勢

瓦茲克表示,雖然 2022 年穿戴式裝置全球銷售有稍微下跌,但 2023 整體開始回升,Garmin 全球市占仍穩定維持在 4%~5% 之間。

雖然比起 Apple Watch 近 30% 市占率,以及成長勢頭兇猛的印度品牌 Noise 和 Fire-Boltt、中國華為、小米等品牌較低,但 Garmin 在導航、跑步健身、潛水等各項專業運動領域,甚至軍事方面的應用,使用者黏著度遠超過其他品牌。

「印度或中國品牌雖然在低價產品市占率高,但在超過 300 美元等級以上的產品,他們表現就不是很理想了。」瓦茲克指出,穿戴式裝置在未來數年之內的成長將會非常可觀,加上 AI、VR/AR 等技術的結合,Garmin 必須能夠滿足更多不同需求的顧客群,追求持續穩健成長。

▲ 瓦茲克在 Garmin Health Summit 中分享品牌發展現況與未來方向。(Source:Garmin 提供)

而 Garmin 智慧型手錶目前最大競爭優勢,一是電池續航力,長達 14~30 天的續航力讓裝置可以全天候收集用戶資訊。

「例如睡眠品質追蹤,如果你的智慧手錶每天晚上都得充電,那就很難蒐集睡眠資料。」瓦茲克指出,Garmin 的續航力讓長期以來累積原始資料的數量,比起競爭對手高出很多,讓開發者可以研發更精確符合用戶需求的應用。

第二是感應器精準度為市場頂尖,Garmin 為穿戴式裝置開發的各種感應器,包括光學心率感測器、加速度計、氣壓計及Multi-Sensor多重感測器等,整合多種元件並讓各項感測器互相協助與校正,以達精準測量,因此許多專業人士在訓練和出勤時都傾向使用

Garmin 智慧型手錶,搭配合作企業開發的各種訓練或專業 App,能夠讓使用者得到更精準的訓練或出勤成果相關數據。

因此 Garmin 並不擔心印度或中國品牌搶占低價市場,只要專注在自身優勢並與更多企業、新創公司合作,Garmin 仍然能夠在中高階及專業用戶的市場中保持強勢競爭力。

所有專利皆為自有,可以最快速度改善感應器和演算法技術 

博吉特指出,由於 Garmin 多年來開發的 GPS 定位、各種生物傳感器技術相關專利,同時採用生理數據分析公司Firstbeat Analytics演算法(於 2020 年由 Garmin 收購),技術與資源皆完全由公司持有。

因此與其他品牌相比,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和規模將收集到的數據整理,即時改善演算法,並推出更優秀的傳感器,讓 Garmin 穿戴式裝置擁有更好的精準度。

因此當提到目前智慧型手錶在部分運動項目,例如室內游泳池的精準度等問題時,博吉特也表示 Garmin 目前致力於改善類似的感應器問題,往後的產品將會更有效的提升精確程度。

博吉特指出,Garmin 作為最早推出穿戴式裝置的品牌,在感應器、演算法和電力續航等方面一直擁有領先優勢,而工程團隊也持續的測試科技產業推出的最新技術,包括晶片、IC、LED 和光電二極體等,而每年科技產業的新技術推出也將讓 Garmin 能夠推進穿戴式裝置的整體表現。

歐美與亞洲職場文化差異,員工健康應用在亞洲起步較慢

今年 Garmin Health Summit 大獎取得「運動與健康」分類獎項的德國 Humanoo,是一款專門協助企業或保險公司,透過參與挑戰、遊戲及獎勵,提升員工或保戶健康意識的應用。

歐美許多企業甚至專門設置員工健康管理職位,確保員工能夠在身心健康的狀況下工作,不過亞洲職場文化與歐美不同,文化差異使得多數雇主不會特別規劃經費管理員工健康。

即便有相對措施,員工參與意願也較低,不會特地在非工作時間內分享個人健康、運動等相關資訊給公司。

為此瓦茲克也表示,像 Humanoo 這類應用在歐美已風行多年,而亞洲由於職場文化差異,這方面起步的確比較慢。

▲ 瓦茲克和博吉特接受台灣媒體專訪,談及亞洲職場文化與員工健康管理應用發展走向。(Source:Garmin 提供

但目前 Garmin 在亞洲區也已經有不少類似的合作,包括台灣的 JoiiSports 和 BAM 活力洋溢、泰國 ZaneGrowth、印尼 Getwell、越南 TMA 和馬來西亞 BookDoc 等。

對於 Garmin 而言,亞洲區域企業開始著手投入員工健康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訊號,且市場潛力極為龐大。

瓦茲克表示 Garmin Health 近年積極與亞洲企業合作相關健康管理應用,大獎比賽特別設置了「保險與員工健康」分類,也是期望能加速提升亞洲和其他地區企業對於員工健康的投入。

B2B 模式增最終可嘉惠更多消費者

Garmin Health 之所以會特別注重 B2B,是為了開拓更多的可能性,尤其在健康和醫療照護方面,瓦茲克指出,B2B 讓品牌能夠與更多醫療、照護和生技方面的專業公司合作,開發出 Garmin 本身無法涉足的領域。

「遠端醫療、長期照護和員工安全這些專業領域我們很難踏足,但是 Garmin 可以透過 B2B 合作,開發客製化感應器或應用,讓穿戴式裝置可以協助這些產業,進而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使用者。」瓦茲克表示,若是消費者發現 Garmin 穿戴式裝置能夠滿足各種不同的醫療需求,那 Garmin 裝置就有更多的市占成長潛力。

(首圖來源:Garmin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