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老查理·蒙格跨界當建商,花 2 億美元蓋「無窗」大樓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22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網路趣聞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投資大老查理·蒙格跨界當建商,花 2 億美元蓋「無窗」大樓


窗是看世界的方式之一,無論旅行時搭火車,還是忙裡偷閒一瞥,窗戶總能帶來「新奇」,情緒也會因青山綠山、嬉戲兒童撫慰,獲得平靜與快樂。即便花上百萬美元至千萬元太空旅遊,人們豪擲千金只為一睹美麗的地球與浩瀚太空。

採光明亮的窗戶,幾乎是裝潢清單必備。但全球最成功投資人之一、億萬富翁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不這麼想,「跨界」蓋建築是他愛好之一,提出堪稱激進的建築設計──沒有窗戶的宿舍。

當錢不再是問題,為什麼億萬富翁要減去窗戶?

一場先鋒實驗

大學宿舍條件可能不是很好,多人擠一室是常見現象,但這種緊湊與限制設計,也能加深人際關係。查理·蒙格的建築計畫也是從大學宿舍著手,去年他表示,將捐贈 2 億美元給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建設新校園宿舍蒙格廳,唯一要求是採用「無窗設計」。

照建築計畫,蒙格廳占地面積達 168 萬平方英尺,高 11 層,最多可容納 4,500 名學生,且每位學生都能入住單人間。床舖、櫃子、桌子等基礎設備一應俱全,平均 8 個房間為一組,有專用公共設施,包括廚房、洗衣設施、公共桌,甚至遊戲區等設施。宿舍最下層還有大型健身房、書房、餐廳及庭院等公共設施。

(Source:加州大學

與不少校園宿舍比較,蒙格捐款的宿舍基礎設施表現尚可,最大吐槽點是沒有窗戶。建築計畫公布後引起巨大爭議,人們擔心長久住在無窗環境會影響心理健康、引發疾病,甚至參與計畫的知名建築師尼斯·麥克法登(Dennis McFadden),為此辭職

從我建築師、父母和人類三方角度看都不支持。

要求個人房間放棄窗戶,與其說是激進設計,不如說是「先鋒實驗」。

採用無窗設計,和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周邊住房供需日益緊張有關,學生不能找到價格適中、距離較近的房子。蒙格希望以無窗設計讓整棟宿舍更緊湊,以節省成本。

且宿舍並非完全沒窗戶,為了基本通風和空氣流通,8 個房間為一組的公共區域有窗戶,學生可到公共區域活動,曬曬自然光。

各人房間蒙格有要求加上「人造窗」。人造窗設計源自迪士尼,並非真窗,而是模擬太陽光等光源的假窗戶,只是擬真程度較高,甚至能隨時調整日光是中午、傍晚或海邊。

設計刻意限制是為了讓學生更多交流,網路娛樂流行讓不少人沉迷虛擬世界,短影音、串流媒體、遊戲,人與人真實社交反而越來越少。沒有窗戶,學生就不得不移動到公共區域,離開個人孤島,重拾人際關係,激發思考與協作。

查理·蒙格試圖創建新社區環境,加強人與人的聯繫。

住進去的人怎麼說

這不是蒙格首次嘗試「無窗」設計,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以前無窗設計就在密西根大學實現了,蒙格捐贈 1.1 億美元蓋研究生宿舍,因此這棟建築也稱為蒙格研究生宿舍。

2015 年 8 月蒙格研究生宿舍正式啟用,有不少住戶,他們又如何看待無窗設計?是不是真會影響情緒和健康?

媒體 Fastcompany 採訪數位曾住在蒙格研究生宿舍的學生。Esi Hutchful 是首批入住學生之一,她表示入住原因是近:

從影片和圖片看來環境不錯,我就去了,且還在市中心,離校園也很近。

甚至還有私人浴室,即便沒有窗戶,我也不會離開。

關於無窗設計會否造成問題,Esi Hutchful 的答案是會,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需要開燈,耗費更多電力,但無窗設計也確實促使 Esi Hutchful 更常待在公共區域,與統計學、工程學等各學科同學建立人際關係,交到更多朋友。而喜愛太陽光或自然光的人,Esi Hutchful 並不推薦。

(Source:影片截圖)

Hassan Kobeissi 曾在 YouTube 分享蒙格研究生宿舍的居住經驗,無窗設計的麻煩之一是「分不清白天或黑夜」。沒有窗戶代表沒有自然光,生物時鐘可能被影響,Hassan Kobeissi 還特地買了鬧鐘。

至於缺乏自然光會否造成心理問題,結果因人而異。

Cortney Sanders 表示,雖然有一定情緒低潮,但並非無窗造成,而是氣候:

這是密西根州,無論冬天或春天都在下雪,很冷。

曾在蒙格研究生宿舍住了兩年的 Emma Smith 表示,她適應不順利,沒有自然光讓她分不清白天黑夜:

關燈後一片漆黑,沒有自然光喚醒我,就像在監獄。

長期居住後,Emma Smith 失眠問題越發嚴重,甚至還引發憂鬱症,她嘗試和其他學生一樣,使用特製人造燈模擬自然光源,然而還是無濟於事。最終經多方申請,Emma Smith 搬至同棟樓有窗戶的房間,重新沐浴在陽光下:

除了窗戶問題,蒙格研究生宿舍各項設施確實讓它成為不錯的居所。

一個新的選擇

蒙格廳設計並不完美,只是住房危機的新選擇之一。無窗設計和緊湊格局減少出口,對整棟通訊、排水設施要求也更高,規模更小、同樣採無窗設計的蒙格研究生宿舍就出現過漏水,一到雨天,走廊就會積水。

蒙格廳建設計畫公開時,有人稱之為「學生監獄」,放棄窗戶、沒有自然光,和監獄單人禁閉室何等相似,都是漆黑一片。

甚至有人批評設計不如監獄,美國《監獄設計指南》第三版提到,理想條件下建築師設計監獄時需確保牢房和休息室都有充足自然光,有助提升身心健康。即便是懲戒監獄,也應滿足這條件。

蒙格並非沒想到這些問題,因此蒙格廳計劃引入「人造窗」,模擬自然光,以解決人們無法分辨白天黑夜的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頗多,需要長久追蹤和統計更多住戶,更重要的是,確實有不少人因無窗設計走向公共區感受自然光。

▲ 蒙格研究生宿舍。

無窗設計初衷是為了解決住房危機,全球各地一線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住房危機,供應量少、租金高,學生等中低收入群體不得不選擇更偏遠、更便宜、公設更少的住所。

建築設計是當代社會的直接回饋,外部環境的住房危機,人們內心轉變,人際交流逐漸減少,正是這些因素影響催生無窗設計。同時蒙格廳的無窗設計也引發思考,到底如何區分私人和公共空間,界限在哪?蒙格看來:

學生最討厭的是和陌生人共住。蒙格廳計畫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睡眠區。

公共區域提供以往校園宿舍氛圍,增進不同學科、不同愛好學生交流。無窗設計只是提出解決方案,當然不完美,引發住房危機的問題遠比建築設計複雜。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為蒙格廳大樓模擬圖,來源:加州大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