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ㄣㄥ發音漸模糊,研究:逐漸合併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0 日 16:30 | 分類 科技教育 , 科技生活 , 網路趣聞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說話ㄣㄥ發音漸模糊,研究:逐漸合併

不少民眾曾因「ㄣㄥ不分」感到困擾。最新研究顯示,中文「ㄣ」與「ㄥ」音正逐漸合併,人們日常說話時已不太刻意區分這兩個尾音。

陽明交通大學新聞稿指出,陽明交大外國語文系教授盧郁安和台大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邱振豪使用超音波、聲學、聽覺感知實驗,觀察說話者發「音」(ㄣ)、「英」(ㄥ)、「深」(ㄣ)、「生」(ㄥ)等字時的舌頭姿態。

研究發現,就算特別加重語氣,台灣華語使用者的舌頭位置依然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大家日常說話時,已不太會刻意區分這兩個尾音。

盧郁安以「音」(ㄣ)和「英」(ㄥ)為例,前面母音為「ㄧ」時,舌尖ㄣ傾向往舌根移動,與ㄥ合併,且合併情況很普遍,所以台灣華語使用者聽到ㄥ時,因為可能對應到ㄣ和ㄥ,導致判斷正確率下降,但聽到ㄣ時,聽覺感知正確率就大大提高。

如以「深」(ㄣ)和「生」(ㄥ)為例,研究顯示,合併的方向是從舌根ㄥ移動到舌尖ㄣ,這個方向性導致聽到「深」(ㄣ)時的判斷正確率下降,聽到「生」(ㄥ)的正確率就上升。

盧郁安說明,越來越多台灣民眾可能不再靠舌位區分,而是根據母音鼻化程度分辨ㄣ和ㄥ,說話者發音時,雖出現鼻化程度區分的傾向,但聽話者仍主要依靠傳統舌位線索理解語音,代表說與聽之間仍有認知落差。

(作者:許秩維;首圖來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