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機真的需要像 PC 頻頻更新升級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3 日 7:50 | 分類 遊戲主機 , 電子娛樂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掌機真的需要像 PC 頻頻更新升級嗎?

從 2022 年 Valve 推出 3A 級遊戲掌機 Steam Deck 之後掌機市場變蓬勃發展,一票 OEM 包含聯想、華碩和微星紛紛跳進市場,推出各自的電競掌機。爾後電競掌機似乎也變成像 PC 那樣,一旦 AMD 或是英特爾有新處理器發表,各 OEM 就會推出搭載新處理器的掌機。然而這樣的迭代速度卻是在掌機這樣的產品上從未見過的,究竟掌機是否需要如此快速的產品節奏?

確實,以往的電競掌機就和家用遊戲主機(如PS5),產品更新速度偏慢。任天堂早年掌機霸主,陪伴筆者長大的Game Boy從1989年推出後一直到2001年才推出下代Game Boy Advanced。之後Switch從2017年發表後也是一路到今年才出第二代,每代產品生命週期都很長。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任天堂賣的不是遊戲體驗而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遊戲智財權)如瑪利歐或寶可夢,自然主機不需頻繁升級。但看看帶起掌機風潮的Steam Deck:2021年推出至今仍在販售。雖然Valve 2023年推出看似第二代的Steam Deck OLED,但規格看只能算Steam Deck強化版,且OLED版推出後原版Steam Deck還在販售。從Game Boy、Switch至Steam Deck的銷量看來,確實較長產品生命週期並不會影響銷售。

想要一台掌機撐五年十年,可能嗎?

所以掌機真的不需PC那樣如此頻繁升級嗎?確實對任天堂或是Valve這類掌握內容或是平台的品牌來說真是如此,因有本錢逼遊戲商為了硬體最佳化,所以即便硬體規格不高,遊戲體驗也不至於太糟。

但其他OEM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只能把掌機組裝起來,然後期待遊戲效能來源,也就是AMD或英特爾能多花點心力給遊戲效能最佳化。確實這些晶片商有在做事,但說穿了只是拿錢給遊戲開發商,請他們特別幫自家處理器最佳化,然後遊戲過場動畫放個自家Logo,證明真的有最佳化。

正因PC遊戲硬體如此開放,3A級遊戲硬體需求又逐年上升,這些OEM也只能把掌機當PC做,每年順著AMD或英特爾步驟推出新品。消費者如果不甘於新遊戲用舊硬體跑效能低落,也只好每年掏錢進補OEM業績。

筆者認為如果要打破這個循環,未來應該只剩微軟有機會。微軟正挾著旗下一票遊戲IP推動XBOX成為跨平台遊戲服務,將來XBOX不只是家用主機名稱,而會有點像Valve Steam,是通往遊戲世界的服務入口,不管搭配什麼硬體。如果微軟真的成功,也有本錢逼其他遊戲商為新平台最佳化,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才有可能看到一台掌機戰五年甚至十年的未來。

(首圖來源:Steam De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