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 年歐盟市場和消費者委員會(IMCO)通過立法決議,統一手機充電器,終結線纜混亂,並將 Micro-USB 定為歐盟電子充電器官方標準,約束消費電子廠商以 Micro USB 為標準充電器連接埠。
不過這更像君子協定,並未寫進法律,也沒有強制性。蘋果 iPhone 包裝還附贈一個 Micro USB 轉 Lightning 頭,算是妥協。
這次沒有「妥協」
時隔 12 年,歐盟「統一」之心仍不死。6 月初 IMCO 在 Twitter 表示,立法者已就統一充電連接埠達成臨時協議,將立法規定智慧手機等電子設備一律用 USB-C 連接埠充電。
We have a deal on the common charger! ??
This means more savings for EU consumers and less waste for the planet:
? mobile phones, tablets, cameras… will all use USB type C
? harmonised fast-charging technology
? unbundling of sale of chargers #SingleMarket #DigitalEU pic.twitter.com/qw2cJV4RY0— European Commission ?? (@EU_Commission) June 7, 2022
蘋果若想繼續在歐盟賣貨,須 2024 年秋季前將 iPhone 的 Lightning 換成 USB-C 連接埠,且不能用附贈轉接頭大法鑽漏洞。歐盟頻繁推出新政策統一充電連接埠,並非針對蘋果,而是避免充電器氾濫,減少電子垃圾。
據歐盟統計,2016 年歐盟產生超過 1,200 萬噸電子垃圾,充電器能再利用或許會緩解。歐盟地區充電器、充電線售價頗貴,一套第三方 iPhone 充電套裝約 17 歐元(約台幣 532 元)。
IMCO 統一 USB-C 連接埠之外,也統一快充協議和支持充電器與設備分開銷售的兩項協議,支持舊充電器循環利用,除了環保,還能省錢。目前歐盟幾項協議雖未明說,矛頭幾乎直指蘋果。蘋果也反擊規定是扼殺創新。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直言,蘋果不願換掉 Lightning,一是可能破壞蘋果經營多年的 MFi 配件體系,二是 USB-C 產品防水規格不如 Lightning。如果蘋果妥協,大概 iPhone 15 我們就能看到 USB-C,Lightning 徹底進入歷史。
當然蘋果也能雙線並行,歐盟區推出 USB-C 版 iPhone,其餘地區仍賣 Lightning 版 iPhone。但 iPhone 與別人不同設計、製造標準,會有更高製造成本及更強供應鏈管理,幾乎全是麻煩事。
且歐洲對蘋果相當重要,The Verge 統計 2021 年全球蘋果賣出 2.41 億支 iPhone,歐洲占 5,600 萬支,全面轉用 USB-C 也許更划算。
Lightning 換成 USB-C,其實只是換個形狀
提到 USB-C,很多人會把各種協議加在上面,認為它們互相綁定。其實 USB-C 只是個形狀,只是有強大性能,故成為各種快充、傳輸協議載體。
Lightning 對蘋果也是這種情況。Micro-USB 時代,Lightning 性能更好,近年蘋果依然在挖掘 Lightning 的潛力,不過距離百變的 USB-C 仍有差距。不說 iPhone,MacBook、iPad 蘋果幾乎全面轉向 USB-C 連接埠,從一開始多功能 USB-C 到現在 Thunderbolt 4 都有大幅提升。
USB-C 就像萬能容器,各種公私有協議都可包容,也造成奇怪的「現象」。

▲ 想要體驗快充,請用對應品牌的充電器和充電線。(Source:pixabay)
有幾乎統一的 USB-C,但每家廠商卻有個別快充協議,充電頭、充電線幾近無法互用。PD 公有快充協議支援停在 18W 上下,看起來更開放,其實更私有,與前 Micro-USB 時代,每個廠商有不同充電連接埠有七分像。
到蘋果這裡,依然可能加入行列。上週 WWDC 發表的 macOS Ventura,The Verge 發現 M 晶片的 Mac 增加一層認證機制。這層機制適用 USB-C 線纜(包括 Thunderbolt)、USB-C 拓展塢等設備,透過蘋果認證才能從 Mac 傳輸數據,自然也是為了 Mac 的安全。
但目前來說,未經認證的線纜仍支援充電和擴展顯示器,受限的只是數據傳輸。不過這也只是預覽版 macOS Ventura,正式版是否調整就不知道了。這方法就是 MFi 認證體系的一部分,倘若 Lightning 被取代,USB-C 依舊能無縫切換,「換湯不換藥」。
換成 USB-C,蘋果 MFi 認證體系依然堅挺
近年 iPhone 不斷堆高影像性能(尤其影片),無疑對傳輸數據有更高需求,以數據吞吐量更大的 USB-C 取代 Lightning 只是時間問題。其實歐盟推出新法規之前,就有供應鏈傳出蘋果已在 iPhone 測試 USB-C。歐盟規定更像為大趨勢定了 deadline。
雖然 MFi 認證體系可擴展到 USB-C 形態,但更換通用連接埠,會給成熟且封閉的 MFi 認證體系造成一定衝擊。重新制定標準、考察認證等繁瑣工作,可能需要推倒重來,無疑會影響到 MFi 認證體系的「躺賺」模式。有機構預估,蘋果每年從 Lightning 周邊賺到 50 億美元,轉向 USB-C 後,很難迅速達到以前的利潤。
從 iPhone 12 系列開始,蘋果已推出 MagSafe 一整套無線充電磁吸系統,無線充電誕生了 MFM 認證體系,歸入 MFi。且無線充電、傳輸也認為是 iPhone 未來連接模式,同時也順應「無孔化」趨勢。

▲ MagSafe 不僅是充電,還有磁吸。(Source:科技新報)
遲遲不肯從 Lightning 更換到 USB-C,尤其 iPad Pro、iPad Air、MacBook 等全部換成 USB-C 之後,iPhone 顯然想一步到位,徹底發揮 Lightning 的價值。現階段,行動設備 A 晶片及生產力 M 晶片均由蘋果自研,硬體掌控程達到新高度。如 macOS Ventura 對 USB-C、線纜可能限制類似,當 Lightning 時代過去,通用的 USB-C 依然能扛起 MFi 認證體系大旗。
不同於 Lightning 的物理形態限制,USB-C 認證體系無非是幾行程式碼,甚至可把程式碼寫進晶片,做到晶片級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