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術語太多看不懂?研究:論文術語太多,引用數也會下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09 日 12:00 | 分類 科技趣聞 , 網路趣聞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科學術語太多看不懂?研究:論文術語太多,引用數也會下降


寫過論文的小隊員,多半都曾經歷過面對一個又一個全新術語,卻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認分下苦功的階段。但義大利科學家提出另一個疑問:科學家寫論文時是否「用太多術語」了?

術語太多是困擾

你或許也曾有類似的經驗,好不容易靜下心準備閱讀一篇論文,沒想到映入眼簾的卻是各種五花八門術語,光是弄懂關鍵詞彙的意思就得花大把時間。別擔心,不僅是你,有時連科學家自己,也會對閱讀一篇充斥大量術語的論文感到頭疼。

術語太多,引用數不佳

最近,義大利兩位科學家特別研究超過2萬篇洞穴科學領域的論文,發現要是論文作者在標題、摘要使用太多術語,往往也會影響論文引用次數。

天生就包含大量術語的科學

義大利國家科學研究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洞穴專家馬莫拉(Stefano Mammola)、生態學家馬丁內斯(Alejandro Martínez)表示,他們是特意挑選洞穴科學領域的論文為研究對象,因為這門學科本身就是包山包海的研究領域,不管是歷史、生物、人類學家等,都能在洞穴裡找到研究題材,使洞穴科學天生就是充斥大量術語的領域。

▲ 馬莫拉、馬丁內斯兩人認為,洞穴科學本身包山包海的特性,天生就是包含大量術語的科學。(Source:pixabay

洞穴科學的術語詞庫

真正開始分析論文前,馬莫拉、馬丁內斯兩人先從洞穴領域相關教科書、期刊裡,挑選約1,500個術語,再拿這份清單,與超過2萬篇論文的標題和摘要一一比對,因這兩段文字往往是科學家判斷是否花更多心思閱讀論文內文時的關鍵段落。

1%分水嶺

最終兩人發現,當一篇論文,尤其是摘要所含的術語數量超過1%時,論文引用次數往往隨之下降,而這個數字也是學界判斷論文重要性時的參考依據之一。

與此同時,兩人也發現研究引用數最高的那幾篇論文,幾乎都沒有在摘要使用太多術語。

▲ 天文學教授斯坦利認為,儘管使用術語有必要性,但科學家應該避免將自己關在學術象牙塔裡,反倒應該將「清楚與外界溝通」視為學術生涯的重要目標。(Source:Unsplash

術語的價值

儘管兩人研究突顯論文標題、摘要使用太多術語的風險,但這絕非意味術語毫無價值。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溝通學家舒爾曼(Hillary Shulman)提到,有了術語,人們能更省時精準表達含義;不過另一方面,這種「話中有話」的溝通方式往往也會無意暗示聽不懂的人,並非所謂「圈內人」。

科學家們,清楚與外界溝通很重要

因此,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天文學教授史丹利(Sabine Stanley)就認為,無論科學家再怎樣鑽研學術,也應該將「清楚與外界溝通」視為一大目標,他說:「科學家應要時時記得反問自己:我該如何向門外漢解釋我在做什麼?」

不需要因此減少使用術語

一片支持謹慎使用術語的聲浪中,本身是洞穴科學領域翹楚的科學家克里姆喬克(Alexander Klimchouk)卻有完全不一樣的想法,他並不認為科學家單純為了方便其他人閱讀而拋棄使用術語,他說:「我不覺得洞穴領域的科學家有必要因此努力減少術語使用量。」

「這些術語能幫助科學家用更精準、豐富詞彙解釋想表達的概念、含義……且身為地球岩石學家,我的目標本來就不是讓動物學家也能輕鬆理解我的研究。」

事實上,以克里姆喬克領域翹楚的身分來看,確實很有立場這麼說:他引用次數最高的論文〈Hypogene speleogenesis: hydrogeological and morphogenetic perspective.〉為例,標題本身就是由多術語堆砌而成。

▲ 主辦單位挑戰下,史丹利教授只能絞盡腦汁、想辦法用最基本的英文字彙,精準地向台下科學家闡釋他的發現。圖為美國火星探測器洞察號模型。(Source:NASA

簡單字彙說明專業不容易

儘管使用術語能大幅減少科學家間的溝通成本,但對科學家來說,偶爾暫時放下它們,嘗試用簡單易懂的詞彙闡釋專業,也不失為有趣的體驗。

天文學教授史丹利就曾接受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年會時的挑戰:以1千個最基本的英文詞彙為基礎,向台下科學家闡釋自己的發現。對史丹利教授而言,他必須用淺顯易懂的詞彙分析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的數據,這一點都不容易。

最後,他決定將講題命名為:去年(2018),一台名叫「洞察號」的太空電腦降落在一個紅色世界,以下是我們的發現(A Space Computer Named In Sight Landed on the Red World Last Year and Here Is What We Found So Far)。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