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字更能表達心聲,Emoji 表情引領的新風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13 日 0:00 | 分類 數位內容 , 社群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比文字更能表達心聲,Emoji 表情引領的新風潮


當下的 Emoji 表情,堪稱回覆神器。不知道如何措辭的時候,Emoji 表情簡直是救命神丹,能開啟想要進行的對話,或是結束不想繼續的尬聊。

交友軟體 Clover 從平台 300 萬用戶數據分析,發現用 Emoji 表情發資訊會提高回覆機率,男性回覆率上升 8%,女性回覆率上升 5%。

Emoji 表情的超級好用,還在永遠跟緊時代步伐推陳出新。剛過去的 2 月,蘋果和微信 Emoji 表情雙雙更新,又將有新 Emoji 風潮。

蘋果 iOS 14.5 測試版更新 217 個 Emoji 表情,嘆氣臉、雲霧臉和暈眩臉對打工人日常的呈現,恐怕任何文字描述都無法超越。

▲ iOS 14.5測試版的新增表情。(Source:Emojipedia

▲ 微信舊版表情(圖左)和新版表情(圖右)對照圖。(Source:Emojipedia

▲ 微信舊版表情(圖左)和新版表情(圖右)對照圖。(Source:Sixth Tone

僅僅用表情符號定義 Emoji,未免小看了我們捧出來的這位實力巨星。接下來就用 3 個鮮為人知的身份,一起回顧 Emoji 表情的成長歷程,重新認識一下這位天天都見的「熟人」。

改變 80 後寶媽人生的寶藏

如今升級成寶媽的 80 後設計師安吉拉‧古茲曼(Angel Guzman),將時間回推到 2008 年,她還是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的平面設計研究生,剛剛得到一份實習機會。

然而這份實習改變了她之後的人生。當時她在蘋果實習,接到的第一份工作是設計 Emoji 表情,一戰成名的她,成為了蘋果第一代 Emoji 表情的三位設計師之一。

▲ 設計師安吉拉‧古茲曼。(Angel Guzman)

另外兩位設計師經驗都很豐富,分別是她實習時期的導師雷蒙德‧塞普爾維達(Raymond Sepulveda)和 Yap Studios 現在的創意總監 Ollie Wagner。

將便便表情換了顏色後用作冰淇淋上端,正是雷蒙德的得意之作。

▲短片《An Emoji Story》。(Source:CNBC

▲ 安吉拉‧古茲曼(Angel Guzman)和雷蒙德‧塞普爾維達(Raymond Sepulveda)。

剛接到設計任務的安吉拉一頭霧水,在被同事問及「你知道什麼是 Emoji」時,她只能回了個「不」字。

在雷蒙德的指導下,安吉拉學著用蘋果的風格去做「圖標設計」。戒指是安吉拉創作的第一個 Emoji 表情,用了將近 3 天時間,光是渲染金屬環就花了 1 天時間。

之後她從每天畫一個 Emoji 表情,逐漸加快到每天兩三個,甚至更多。穿著紅裙子的跳舞女郎表情,成為安吉拉實習後期的大難題,裙子的皺褶把她折磨得快要崩潰,最後多虧雷德蒙出手才順利擺平。

現在被擴展出很多種顏色樣式的愛心表情,是安吉拉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 短片《An Emoji Story》。(Source:CNBC

在那一年的 11 月 21 日,近 500 個Emoji 表情在日本的 iPhone OS 2.2 版本中推出。一年後她成為了蘋果正式員工,繼續創作了很多至今經典的 Emoji 表情。

▲ 蘋果第一代 Emoji 表情。(Source:Emojipedia

2011 年,蘋果在推出 iOS 5.0 時,正式將 Emoji 表情推廣全球用戶。Emoji 表情也非常爭氣,在2015 年打敗所有語言文字,憑著笑哭這款表情成為牛津詞典的「年度最佳詞彙」。

直至後來安吉拉才意識到,Emoji 表情可不是生活中常見的那些圖標,比如廁所入口的男女士圖標,而是一門風靡全世界的現代語言。

Emoji 表情真正的精髓在於三個方面──交流、分享和互動。Emoji 表情的視覺性特點,甚至可以讓不同語言的人們直接交流。

▲ 編輯 Stephen Cognetta 與朋友嘗試只用 Emoji 表情交流。(Source:Hackernoon

母語為西班牙語的安吉拉,在英語國家上學和工作,成長過程中飽受語言困境。終於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後,她還成為媽媽的「Google 翻譯」。在設計出 Emoji 表情後,她發現媽媽的困境也瞬間解除。

2019 年安吉拉創立了 Tijiko 科技公司,提供個人定制輔導服務,繼續在交流這件事上展開更深入的探索。Tijiko 的 LOGO 非常簡單,反倒是這些 Emoji 風格的卡通人物,成為 Tijiko 接軌時代的「新型 LOGO」。

▲ Tijiko 網站。

日本電信公司的招財貓

Emoji 表情可能是日本歷史上出口量最多的商品之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作者Vyvyan Evans

為什麼蘋果要先為日本用戶設計 Emoji 表情呢?Emoji 這個聽起來很日語的名稱,隱約透露了答案。

Emoji 表情最早出現在日本,源自日語中的「繪文字」(e 對應「繪」,是圖片的意思;mo 對應「文」;ji 對應「字」,即「字符」),前身是用字符和標點符號組成的「顏文字」。

▲ 日本手機的繪文字(圖左)和顏文字(圖右)。(Source:Emojipedia

網路上的大量文章錯誤地將第一個 Emoji 表情的設計師,指向栗田穰崇。就連設計師本人也在 2019 年初發 Twitter 來澄清事實:「日本在行動裝置中首次使用 Emoji 表情的是呼叫器,而不是 DoCoNo 的手機,我認為最早出現在 J-PHONE DP-211SW 上。 」

後來改名為 SoftBank 的 J-PHONE,在 1997 年 11 月 1 日推出含有 90 個 Emoji 表情的 DP-211SW。偏偏這款呼叫器銷售慘淡,只有極少數人用上了這套 Emoji 表情。

▲ 最早使用 Emoji 的 DP-211SW。(Source:Emojipedia

即使栗田穰崇不是 Emoji 表情的首創,他依舊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設計師。

▲ 栗田穰崇在 MOMA 舉辦的 Emoji表情展覽現場。(Source:Tarracogest

1990 年代後期,他任職於日本電信公司 NTT Docomo。NTT Docomo 在 1995 年憑著在呼叫器中添加愛心符號,贏得了高中生以及年輕人的青睞,市占率高達 40%,成為行業的龍頭老大。

為了迎合更商業正式的需求,NTT Docomo 在新版本中取消了愛心符號,年輕人紛紛轉向其他電信公司,NTT Docomo 元氣大傷。

▲ NTT Docomo 的呼叫器。(Source:Medium

目睹如此轉變的栗田穰崇,當時是公司新成立的網路服務專案組 i-mode 的一員,經濟學專業出身的他,還稱不上是一名設計師。偏偏是這樣一位外行人,最先瞄到 Emoji 表情的商業價值。

面對 Windows 95 剛剛發布、呼叫器快速普及、Email 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栗田穰崇敏銳地意識到日本人將難以適應新的溝通方式──在日語的傳統文化中,人們習慣用冗長的表述去表達敬意,而電子郵件以及行動裝置對字數的限制,將導致很多誤解與溝通不順。

▲ 日本 Email 內容(圖左)和新加坡 Email 內容(圖右)。(Source:Mutaz

那時我們覺得,如果能有像 Emoji 表情之類的東西,那就可以讓人在打字溝通時,達到接近面對面交流的效果。我們已經有了愛心符號的經驗,因此這是可以實現的。

──栗田穰崇

栗田穰崇向夏普、松下和富士通等大製造商展示了 Emoji 表情提案,希望得到他們在設計上的協助,卻被冷淡回應:「請您自己來設計出它們。」

栗田穰崇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拿起紙和鉛筆親自創作,還召集團隊一起實現。

▲ 栗田穰崇的設計手稿。(Source:CNN

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設計 Emoji 表情的難度係數極高──只能在 12×12 的 144 個小格子,透過選擇填色哪幾個格子,做出含義覆蓋人物、地點、情感和概念的 Emoji 表情。

▲ 栗田穰崇設計的愛心 Emoji。(Source:CNN

我不喜歡它,因為網格中的空格數量不是一個奇數,而且無法找到一個中心點,這使得設計 Emoji 表情變得非常吃力。

──栗田穰崇

為了找尋靈感,栗田轉向童年沉迷的象形圖和漫畫,想盡辦法將意義無限大的 Emoji 表情擠進畫質很渣的畫素格子。僅 5 週栗田就完成這份讓標準手冊創始人 Jesse Reed 都認為不可思議的工作。

1999 年 2 月,i-mode 攜著整套 Emoji 表情亮相,受到熱烈歡迎。Emoji 表情成為 NTT Docomo 東山再起的重量級武器,短短兩年內就有超過 2 千萬用戶使用 Emoji 表情。

▲ 由栗田穰崇設計的第一套 Emoji 表情。(Source:CNN

競爭對手 SoftBank 和 AU KDDI 也先後加入製作 Emoji 表情的大隊伍,雖然這沒有獲得同樣程度的反響,卻助長了 Emoji 表情在日本迅速流行起來。

其中 SoftBank 與蘋果有不一樣的關係──SoftBank 是當時日本支持 iPhone 3G 的唯一營運商,這使 Emoji 表情需要兼容,因此可看到蘋果早期 Emoji 有 SoftBank 的影子。

▲ SoftBank 和蘋果 Emoji 表情的對照圖。(Source:Emojipedia

Emoji 表情可以稱得上是日本,乃至全世界進入手機通訊時代的剛需。當我們透過文字訊息溝通,面對面溝通中的表情、口吻、語境唯有借助 Emoji 表情來傳達。

沒有 Emoji 表情的郵件和文字訊息,似乎在向我們大喊大叫。加入細微變化的 Emoji 表情,可以讓我們在 21 世紀中更好地表達個人情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作者 Vyvyan Evans

新潮人設的必備法寶

Emoji 表情也並非獨生子女,兄弟姊妹可不少,比如明星名人表情──頂尖網紅金‧卡戴珊為原型的 Kimoji、90 後歌手賈斯汀的 Justmoji 以及金正恩的 Kimunji。

▲ 以金‧卡戴珊和金正恩為原型的表情。(Source:Wired

然而兄弟姊妹前仆後繼成為過氣選手,唯有 Emoji 表情依然站在潮流前端。這得益於 Unicode 為 Emoji 表情設下的層層關卡。每一位面世的 Emoji 表情都經歷了層層闖關,才能在我們的介面中占有一席之地。

Unicode 是視覺字體的國際標準,來自主流科技公司的代表組成委員會,負責審查 Emoji 表情的每個新提案。提案透過後,各平台將融入自己的風格推出名單的 Emoji 表情。

Unicode 對 Emoji 的審核標準主要有以下 4 點:

  1. 兼容性:能否適用於主流系統,如 Snapchat 和 Twitter;
  2. 預期使用水平:使用頻率高、多種用法、可以與文字一起使用、開創新局面;
  3. 獨特性:足夠清晰地在視覺上完成對具體事物的描述;
  4. 完整性:是否填補了現有 Emoji 表情世界的一處空白。

曾經有 21,000 人在一份呼籲「加入紅發表情」的請願上簽名,最終得到官方透過。Emoji 表情最近的版本更新,也讓跨膚色、跨性別的伴侶有了他們 / 她們的專屬標識。

▲ iOS 14.5測試版的新增表情。(Source:Emojipedia

但即便是如此通用的語言,在新的時代依然有新的玩法。

歷年霸占「最常使用的 Emoji」之位的? 笑哭表情,作用與含義非常豐富──緩和氣氛用它,表示尷尬用它,不知道回覆什麼的時候也用它。

▲ Twitter 最常使用 Emoji 排行榜。(Source:Emojipedia

如此受歡迎的它,卻被 Z 世代(1997 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加上「中老年表情」標籤。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 2021 年報告指出,不少年輕人認為這個表情一點也不酷,決定用哭泣和骷顱頭表情替代。

(Source:Emojipedia

帶有兩行眼淚的大哭表情在這群年輕人看來,可以讓情緒表達得更加真實。骷顱頭表情的用法被解釋為「死於笑聲」或「我因過度大笑而死」。

Tik Tok 最近出現的如同「天書」的留言,成為時下網民彼此都懂的暗語。

寫字表情替代了單詞之間的空格,來暗藏深意:「我看了這段影像,這是我對自己學到的東西的有趣或者認真的看法」。想為情緒加碼時,寫字表情可換成拍手或喇叭。

▲ Tik Tok 評論區。(Source:Emojipedia

用不一樣的方式活用 Emoji 表情,還成為標新立異的方式。設計師 Ken Hale 將《愛麗絲夢遊仙境》等經典文學翻譯成 Emoji 表情。在 Twitter 還有「Emoji 混搭表情機器人」帳號,用現有的 Emoji 表情混搭出全新的表情作品。

▲「Emoji 混搭表情機器人」作品。

Emoji 表情的故事還將繼續,視覺符號的藍海仍在拓展。誰也無法猜想到,設計師 Harvey Ross Ball 在 1963 年花 10 分鐘時間畫出的「小黃臉」,可以成為今天突破文化差異的新潮語言。

▲「小黃臉」表達的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Source:Emojipedia

跨越了半個世紀的「小黃臉」,是最懂得跟時間打交道的頭號選手,它的抗衰老終極配方,設計師安吉拉用一句話揭曉:「設計 Emoji 表情時,趨勢會發揮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不要添加過多裝飾,這些裝飾經不起時間考驗。」

誰說上了年紀就不能新潮,一起活用 Emoji 的變潮妙招吧!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