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三星搶占穿戴裝置,智慧醫療前哨戰開打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05 日 11:15 | 分類 3C周邊 , Apple , Samsung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蘋果三星搶占穿戴裝置,智慧醫療前哨戰開打


健康意識抬頭,加上今年疫情推波助瀾,再度燒旺智慧手錶等穿戴產品商機。蘋果、三星及 Google 擬收購的 Fitbit 等品牌商均積極研發、導入健康偵測功能,將搶奪穿戴市占視為布局智慧醫療的前哨戰。

智慧手錶、健身手環等穿戴裝置早在 2012 年起相繼問世,但並未如預期立刻引爆銷售熱潮;反而是一直到近幾年,受惠健康意識抬頭、運動人口增加,搭載健康數據偵測等功能的穿戴產品,才受到市場青睞,成長幅度逐年攀高。

今年遭遇全球性疫情爆發,與健康密切相關的穿戴產品銷售明顯成長。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調查指出,疫情促使消費者健康意識提高,帶動穿戴裝置需求成長,今年上半年全球智慧手錶出貨量接近 4,200 萬支;其中,疫情最嚴重的印度、歐洲及美國等市場的智慧手錶出貨量,分別年增 57%、9% 及 5%,抵銷其他市場的跌幅。

穿戴精化健康功能  延伸醫療最後一哩

由於血氧量測開始成為智慧手錶熱門功能,不少品牌廠商開始在自家穿戴裝置中追加血氧量測功能,但多數是以既有心跳率的光感測器為基礎,再推估血氧濃度變化。

蘋果剛剛發表的 Apple Watch Series 6 就增加紅光 LED 光感測器,再搭配既有的 IR 光感測器,提供更精準的血氧量測功能。預估 2021 年,將有更多穿戴裝置搭載高波長 IR 光感測器,進一步提供血糖量測功能,並與更多醫療學術機構進行更多合作項目,成為醫療院所延伸至家中的最後一哩路。

全球手機霸主三星新發表的 Galaxy Watch 3 在健康資訊的相關功能,也增加了血氧偵測、運動狀態自動偵測等。

此外,Fitbit 近期發表偵測壓力的新功能,透過膚電活動感測器 (EDA) ,只要將掌心放置在裝置表面,即可透過皮膚上的汗水層偵測皮膚上微量的電子變化,以協助了解身體對壓力源的反應,進而管理壓力。

科技大廠爭搶市占  瞄準智慧醫療大餅

Apple Watch 救人一命的新聞屢見不鮮,主要歸功於智慧穿戴裝置上的健康偵測與警示功能,多家科技大廠持續加深健康在穿戴裝置的連結,就是把穿戴裝置視為智慧醫療的前哨戰。

Google 去年 11 月宣布以 21 億美元收購穿戴裝置品牌 Fitbit,市場認為,Google 不只把眼光放在智慧手錶,更看重 Fitbit 目前 2,800 萬活躍用戶的健康數據,將成為科技巨頭踏足醫療領域的重要基礎。

本土大廠同樣積極搶攻結合穿戴裝置的智慧醫療商機,華碩營運長暨全球副總裁謝明傑表示,智慧型穿戴裝置與智慧醫療服務是華碩在健康領域的發展重點,集結生理演算法、人工智慧、雲端平台整合與物聯網技術等專業項目,積極攜手各大醫療院所合作,未來會持續以研發實力,不斷擴大智慧醫療範疇。

中華電信日前宣布與交通大學、陽明大學簽署產學技術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合作發展 5G AIoT 智慧醫療應用。市場推估,未來穿戴裝置將會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遠距醫療成趨勢  穿戴數據搜集仍逢挑戰

數據醫療、遠距醫療和虛擬診斷都被認為是未來趨勢,矽谷新創事業重要推手莊人川建議,台灣要積極布局、善用台灣的科技產業能力和完整的健保系統,「台灣做成模範系統後,其他國家會想和台灣合作」;甚至可以將遠距醫療的整套方案,輸出到其他東南亞國家。

雖然目前智慧手錶的生理資訊量測方式與精準度,無法達到醫療認證的警示效果,但依舊能替智慧手錶的應用提供更多可能性,未來隨著科技發展,穿戴裝置將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此外,穿戴智慧裝置發揮醫療價值仍面臨法規上的挑戰。舉例來說,蘋果 Apple Watch Series 6 配備血氧偵測器,但根據食藥署規定,具血氧濃度偵測功能產品屬於醫材,業者須依規定申請醫材許可證,蘋果公司至今未申請過,且直接關閉相關功能。

(作者:江明晏;首圖來源:三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