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任天堂 Switch 推出的 Labo 紙板遊戲成為熱門話題,兩款包括 Variety Kit 及 Robot Kit 都相當吸引人,而背後原理及任天堂開放的程式編寫(Programming)或 DIY 平台,更能讓玩家發揮自己的創意,甚至將 Switch 變成吉他也不是難事。就讓筆者為大家從吉他入手,介紹一下 Labo 遊戲中全新的 DIY 平台吧。
Toy-Con Garage DIY 任你玩,效能強大
隱藏在 Labo Toy-Con 01 及 02 遊戲裡的「Toy-Con Garage」,主要功能是供玩家 DIY 的編程工具。簡單來說,玩家能設定 Switch 遊戲主機上的各個按鍵,轉換成不同的效果輸出,例如:調整螢幕亮度、發出不同音調、Joy-Con 握把震動等,其英文名稱分別以「輸入」(Input)及「輸出」(Output)顯示,為整個 Toy-Con Garage 的基本組成原理。
▲ Labo Toy-Con 01 及 02 遊戲的 Discover 類別,均有 Toy-Con Garage 功能。
▲ 進入 Toy-Con Garage,會看見黑格畫面,左下角及右下角分別是「輸入」(Input)及「輸出」(Output)選項。
▲ 點選「輸入」能設定各個按鍵,例如 Joy-Con 握把按鍵、觸控螢幕或 IR 感測器。
▲ 點選「輸出」則能觸發各種輸出,如音階、Joy-Con 握把震動、調亮螢幕等。
舉例示範,發出吉他聲相當容易
若你還是對 Toy-Con Garage 操作一頭霧水,讓筆者舉例介紹一下。這次目的就是讓 Switch 發出吉他彈奏的 C 音階,所以 C 音階就是這次 Toy-Con Garage 的輸出選項,反過來只要想一下需要什麼輸入,才會讓 Switch 觸發 C 音階的演奏便可。筆者將輸入設定為按下螢幕特定方格,再把兩者連結,便能成功讓 Switch 按下特定方格就可發出吉他彈奏的 C 音階。
▲ 點選輸入與輸出後,畫面便會新增不同方格。
▲ 點選綠色方格左下角的齒輪圖案後,可進入設定輸入按鍵。
▲ 點選輸出方格左下角齒輪,便能設定不同音階,或選擇鋼琴聲、吉他聲等音色。
▲ 設定好輸入按鍵及輸出音階,便能將兩個方格以點線相連接。
▲ 只要把 Button 的藍點拉到 C Guitar 的紅點便完成。
▲ 現在只要使用 Joy-Con 握把,按下上述已設定的「上」按鍵,便會發出設定好的 C 音階。
演奏歌曲相當困難,要有基礎樂理知識
雖然音階可輕鬆設定,之後的問題就是如要彈奏樂曲該怎麼辦?依筆者實測,要模仿吉他彈奏相當困難。筆者特別挑選了 DEEP PURPLE〈Smoke On The Water〉的 Riff,這是首既洗腦又出名、也容易彈奏的歌曲,但要用 Switch 呈現又如何呢?
▲ 筆者用 Switch 彈奏〈Smoke On The Water〉的 Riff,覺得像不像?
▲ 原曲在這,筆者認為雖然音階相同,但音質及延長音有頗大限制,不過以遊戲機來說,已算是相當有趣。
▲ 掃吉他六條弦,不錯吧?
▲ 左手按不同按鍵切換和弦
▲ 筆者更在有限時間內,使用瓦楞紙板模擬吉他,加上藍牙收音麥克風,就真的像把電吉他了。
限制較大,面對兩大困難
看過影片,你認為是否相似呢?筆者設定 Toy-Con Garage 大概 2 小時,才能完成上述 Riff,過程相當繁複。第一,Switch 音階獨立,要彈出伴奏的吉他和弦,最基本要有 3 個音階 1、3、5 的組成音;第二,為追求更像吉他彈奏,筆者使用較困難的方法,左手切換和弦、右手刷節奏。在這兩個前提下,筆者需要設定大量輸入按鍵及輸出音階,本身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樂理知識,才能完成這個簡單的 Riff。
▲ 這就是筆者實測兩小時的成果,是否相當複雜?
▲ 由於需要左手切換和弦,右手刷節奏,所以需要用到 Middle 的「AND」功能。
▲ Middle 為中繼站,能新增不同條件,才能觸發輸出,使創作有更大空間。
▲ AND 功能,也就是同時達成兩個輸入條件,才能觸發輸出。
▲ 只要按上方播放按鈕,就會隱藏六弦以外的所有線條及方格,讓玩家既能彈奏,又不會誤觸其他設定。
操作雖簡單,但觸控螢幕設定相當不便
筆者使用 Toy-Con Garage 製作 Riff 的過程中,最花時間的莫過於經常誤觸螢幕。雖然 Toy-Con Garage 用法簡單易懂,但整個介面布滿各種方格及拉線,當你想編輯方格、連線、拖曳到其他位置時,相對容易誤觸,例如誤按到其他拉好的線,導致筆者花了更多時間重覆做相同設定,這絕對是各位讀者需要留意之處。
▲ 筆者在設定過程中,拖曳時經常誤觸。
▲ 新增輸入或輸出方格時,在一大堆線上很難點選設定,一不小心就會誤觸相當不便。
感想:Switch Labo 不只是紙板玩具,更是創意集中地
Switch Labo 評價兩極,有人說 Labo 是最貴的紙板玩具,也有人說相當有趣。筆者玩過 Robot Kit,也實測過 Toy-Con Garage DIY 功能,兩者體驗感受完全不同。Robot Kit 可體驗動手組裝紙板的樂趣,以及鎖定孩童定位的遊戲,雖然組裝滿足感相當大,但對筆者來說,遊戲就不太吸引了。筆者認為背後的 Toy-Con Garage 才是 Labo 真正強大的地方,玩家能自行構思用 Switch 遊戲機做為輸入,決定想要什麼輸出,千變萬化 。這次筆者就把 Switch 變成吉他,下一次可能就是 10 歲小孩把 Toy-Con Garage DIY 平台,變成大家意想不到的用途。讓我們好好期待世界各地的創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