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ews科技新報
3C新報
財經新報
登入 註冊
登出
VIP會員
訂閱RSS! follow follow follow
follow
3C新報

Menu

Skip to content
  • icon_fire_pc 搶先看
    •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 IC 設計
      • 封裝測試
      • 處理器
      • GPU
      • 記憶體
    • 零組件
      • 光電科技
      • 面板
      • 電池
      • 3C周邊
    • 網路
      • Amazon
      • Facebook
      • Google
      • 資訊安全
      • 開放資料
      • 物聯網
      • 電子商務
      • 電子娛樂
      • 雲端
    • AI 人工智慧
      • 自動化
      • 自駕車
    • 尖端科技
      • 奈米
      • 汽車科技
      • 航太科技
      • 機器人
      • 材料
      • 無人機
    • 環境科學
      • 醫療科技
      • 生物科技
      • 科技生活
      • 科技教育
    • 能源科技
      • 太陽能
      • 風力
      • 核能
      • 電力儲存
    • 系列專題
    • 研討會活動
    • 財經
      • Fintech
      • 財報
      • 金融政策
      • 證券
      • 拓墣觀點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數位貨幣
      • 支付方案
    • 財報快訊
    • 拓墣觀點
    • 市場動態
      • Computex 2022
    • 企業部落格
    • 關於我們
      • 內容合作單位
      • 菁英人才招募中
      • 廣告合作

    科技新知 時時更新

    免費訂閱電子報

    • 訂閱
    • 退訂
    ※此電子郵件已被使用!
    請勾選您感興趣的類別(至少勾選一項)
    同意隱私權政策 *

    科技公司的 logo 怎麼越長越像了?

    作者 愛范兒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2 月 28 日 12:00 | 分類 科技趣聞 , 網路趣聞 | edit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在你心目中,一個好的 logo 需要滿足什麼條件?能讓人一看就記住?可濃縮代表品牌的價值觀?顏值至上或獨特性萬歲?

    字型設計工作室 Oh No Type 最近發現,科技公司的 logo 變得越來越相似了,這多少違背了從前人們對 logo「獨特,有代表性」的認知。

    EVERYBODY FALL IN LINE! pic.twitter.com/B9JU5nvpMu

    — OH no Type Co (@OHnoTypeCo) 2018年2月13日

    從上圖看來,無論「o」上帶電波小曲線的 Spotify,還是首字母長得像圖釘的 Pinterest,最後都拋開這些小細節,跟著大隊,為自己的 logo 換上相似的中性無襯線字型。

    這些看似偶然的現象背後,又是否有共同誘因?

    資訊大爆炸時代的減法

    (Source:Omni Hotels)

    無論走在街上或看電腦手機,消費者每天都被大量視覺資訊轟炸。在這片視覺混亂中,衝擊力及清晰性,幾乎成了所有品牌的關鍵詞。

    Thierry Brunfaut 說。他是 Base Design 的聯合創始人和創意總監,曾為潘通、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設計品牌。

    在他看來,那些以加粗中性無襯線字型當 logo 的公司,都想在茫茫資訊海中明確傳達一個訊息:

    我們的品牌和服務非常簡單直接又明確。

    (Source:Giphy)

    同時 Siegel+Gale 設計公司的創意總監 Howard Belk 則認為,大多數公司都在搜尋更簡潔直接的互動方式,變成無襯線字型的 logo 只是改變的一部分。

    他們想要一致性極高的品牌形象,一套緊密相連的體驗、形象和調性。當他們審視 App、網站或互動介面的設計時,會盡量簡化。

    這樣一來,你就會逐漸將 logo 裡更獨特的細節去掉。

    (Source:Giphy)

    Superunion New York 的創意總監 Nick Clark 覺得,經過 2007 年前的擬物化設計趨勢後,消費者都已跨過了電子互動學習初期,很能理解和抽象扁平化的互動介面。

    這樣一來,能在螢幕較小的智慧手機,更快更好呈現和執行的簡化設計自然越來越受歡迎。

    科技公司的字型也受這種(簡約)趨勢的影響,甚至已成為毫無懸念的選擇了。

    不過,其實科技業和其他產業一樣,都有內部約定俗成的偏好視覺語言,如果不按規則走,也可能會遭到嫌棄。

    越通用,越可靠

    Moving Brands 的 Andy Harvey 認為,科技公司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均選擇重新設計 logo,其實非常正常,因為公司所處的狀態,以及 Logo 代表的內容已經改變。

    隨著這些公司從小新創公司,成長至更為人熟悉的品牌,他們改變 logo 也很自然。

    你的目標已從為自己發聲和突圍而出,變為人們日常生活可靠的服務選擇。

    因此,更中規中矩的中性字型成為不少公司重新設計時的選擇,因為這給人更可靠通用的感覺,暗指企業的目標受眾也從小眾變為主流。

    用來講品牌的,從來不只是 logo

    現在另一個趨勢是,logo 於定義品牌身分的重要性比過去更小。

    如果要比喻,logo 於品牌的作用就像拱心石之於橋,的確是橋的中心部分,但只當所有東西組合時才是完整的一座橋。

    Siegel+Gale 的 Belk 說。

    Base Design 的 Brunfaut 認為,這些公司敢將 logo 改為「沒那麼特別」版,顯示他們對自己公司服務和產品的信心。

    這些品牌如今已成了我們日常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不再需要 logo 了,甚至已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

    「讓我 google 一下」就是最好的例子。

    隨著這些品牌逐漸成為語言的一部分,許多品牌反倒開始做自己的字型,來擔當品牌在所有平台和裝置的聲音。

    近年,Google、IBM 等公司都發表了自己設計的字型,且多為開源免費,鼓勵用戶使用,也是一種變相的品牌宣傳。

    不過,正如曾設計 Billboard、Verizon、美聯航等公司 logo 的 Michael Bierut 所言,人們對 logo 的重要性有點評價過高了。

    Nike 標幟性的「勾」Swoosh 也許算得上最成功的 logo 設計之一了。但別忘了,最開始時,不是特別滿意這個設計的 Nike 公司只付給設計師 35 美元的設計費。

    人們對這個 Swoosh 的感情,更多是對 Nike 產品的移情作用。

    (Source:影片截圖)

    Michael Bierut 認為,logo 設計不像跳水比賽這種一次性競爭,而是像遊泳比賽看持續表現的遊戲。比賽過程中,消費者對 logo 的看法和品牌的長期表現有很大關聯。

    而且,這些 logo 也會隨著時代發展改變,成為時代印記。Nick Clark 認為,這幾年科技公司 logo 可能都會愛這味:

    我們這段時間看到的可能都是這類風格了,直到有人站出來,再次打破這一切。對未來的顛覆,我非常期待。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OH no Type Co)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科技新報粉絲團 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鍵字: logo , 品牌 , 科技公司 , 視覺語言

    Post navigation

    ← 中資成為賓士最大股東之後, 梅克爾憂德國產業面臨巨大挑戰 照片也變臉,NVIDIA FastPhotoStyle 演算法將氛圍轉移到另一張照片 →
    • 我們偵測
      到您有啟用
      AD Block
    • 請您暫停使用AD Block,以支持我們持續能提供更多新聞資訊與優質的閱讀環境。
    CurrencyRate
    • 贊助專欄
    • 活動專區
    • 研討會
    • 本週熱門
    • 蝦皮衰落幕後:最像中國公司的東南亞巨頭全球化亂象
    • 車廠急討 25 片晶圓,魏哲家:台積電接單 2.5 萬片起跳
    • 科學家成功恢復死豬細胞與器官,有望改寫死亡定義
    • 台積電能就近溝通,卻大費周章拉來英特爾,聯發科蔡明介的如意算盤是?
    • 可擊沉 150 艘解放軍艦隊,美國軍棋推演台海戰爭:雙方損失慘重
    • 為了去 SpaceX 上班,音訊工程師花 7 年自製可點火著陸的模型火箭
    • 傳統車廠迎頭趕上,特斯拉歐洲市占從 20% 剩 5%
    • 每天補充綜合維他命是不必要習慣,醫:不如喝一大瓶水

    財訊快報

    • 系微7月營收月減24.8%
    • 宣德7月營收月增14.7%
    • 金居7月營收月減13.0%
    • 遠傳7月營收月減1.0%
    • 台灣大7月營收月減7.0%
    • 聯發科7月營收月減19.9%
    • 神盾7月營收月增90.2%
    • 海韻電7月營收1.51 億元
    • 和碩7月營收月減3.6%
    • 世芯-KY7月營收月減10.0%
    更多>>

    編輯精選

    • [ 專題 ]中年失業懷抱使命感,維波科技「2 位奇葩」成國防品質把關人
    • [ 專題 ]資安即國安,台灣如何借鏡俄烏網路戰?
    • [ 專題 ]軍事潛力的核心,台灣國防產業現況重點剖析
    • [ 專題 ]烏俄戰爭 Starlink 應用突顯低軌衛星重要性,給台灣的啟示為何?
    • [ 專題 ]「溝通」與「彈性」,Cadence 發掘打造高效、創新團隊方程式!
    • [ 熱門 ]阿茲海默症論文涉嫌造假,掀起學界軒然大波
    • [ 熱門 ]「比特幣生產成本」大降 46% 至 13,000 美元,因新型礦機加入挖礦
    • [ 專題 ]別人恐懼我貪婪!分析師點名 6 檔低軌衛星概念股布局中長線

    FB 粉絲團

    • 我的最愛

      趕快加入最愛頁面

    • Facebook

      成為我們的小粉絲

    • RSS

      即時更新新知

    相關連結

    • Facebook

    功能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2013-2022 TechNew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授權轉載

    請您暫停使用AD Block,以支持我們持續能提供更多新聞資訊與優質的閱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