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曾是改變世界的 10 個科技產品,你認識幾個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27 日 8:00 | 分類 PlayStation , 手機 , 數位相機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這些曾是改變世界的 10 個科技產品,你認識幾個呢?


什麼東西可以看出人類的演變史?筆者相信由科技產品、消費類電子產品為切入角度絕對是最直觀明顯的曲線。將近數十年的科技產品一字排開,不僅各類品項的演變速度一目了然,更令人感歎人類的適應力有多麼驚人,原來硬體審美與軟體設計,消費者真的可以被教育。享受當下科技產物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可別忘記現在使用的科技產品,都是站在昔日這些「老巨人肩膀」上而誕生的哦!

Sony Walkman

(Source:Flickr/Yoshikazu TAKADA CC BY 2.0)

Walkman 是 Sony 生產的個人隨身音樂播放器通稱,於 1979 年 7 月推出,盛田昭夫將 Walkman 定位在青少年市場並強調年輕活力與時尚,還創造了耳機文化,1980 年 2 月開始在全世界銷售,並在 1980 年 11 月全球統一使用「Walkman」這個不標準的日式英文為品牌。想當初,整間公司為了是否要用這個名字,裡裡外外都上演著十分激烈的討論,最後盛田昭夫同意了這個由年輕工程師取的名字。1998 年「Walkman」全球銷售已突破 2 億 5,000 萬台,根據統計,Walkman 全系列售出達 4 億台,約一半的 2 億多台都是早期卡匣式 Walkman,可見當年的市場地位,無人能及。

Play Station 2

(Source:Sony

Sony 一系列科技產品中,可能未及 Walkman 那樣承載眾多黑科技,但談到 Sony 有什麼經典產品時絕對有它一份,更何況擺在眾多家用主機中,你說說,誰敢說它不是一代經典?功勳卓著的一代神機 PlayStation 2,所貢獻的絕不僅是占據臥室一角,它更為今日的遊戲廠商指明方向,可以說現在遊戲產業的蓬勃發展,PlayStation 2 身為過去的「平台」,絕對功不可沒。當時 SEGA 於 1997 年發表全新架構 128 位元主機 Dreamcast,Sony 便加快腳步於 1999 年公開 PS2,並於 2000 年販售。挾著 PlayStation 時期積攢的豐富資源和粉絲,PS2 大多延續 PS 時期的大作續作,也有不少原創成名的作品,例如《三國無雙》,雖然最早 PS2 並沒有直接內建 DVD 播放功能,但後續機型不但支援,擴充之後更支援硬碟、網路,這對遊戲主機的發展也有重要的指標意義。

Kodak Brownie

(Source:Flickr/Kevin Stanchfield CC BY 2.0)

1900 年推出的柯達 Brownie 相機,是史上第一台大量生產的消費型相機,由於這台相機誕生,攝影第一次成為平民化活動。為什麼叫 Brownie?有一說是外觀非常像布朗尼蛋糕。這台相機售價平易近人,且容易操作,當時柯達對這台相機的定價僅 1 美元,每個人都能用它輕鬆拍照。柯達當年是用這句話宣傳的:「你只需按下按鈕,其他交給我們」(You push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

拜「Brownie」之賜,SnapShot「快拍」這種拍照形式也誕生了,因為平價造成使用門檻降低,讓拍照人口迅速上升,進而對攝影技巧、大眾拍照構圖的審美所起的效果,絕對是巨大的。

IBM 個人電腦

(Source:Flickr/Mike Licht CC BY 2.0)

電腦發展史​​上,藍色巨人 IBM 絕對是業界開山始祖。IBM 個人電腦,或者該說 PC,由於被業界其他公司大量生產,如 Dell、Compaq 和 HP,進而成為業界實際遵循的標準。也因此 IBM 打造的 Model 5150 成為後來許多廠商爭相模仿的對象,但重要的不是 Model 5150 賣多好,更大的貢獻在於它帶來了全新的開放性架構,成為後來 PC 發展的參考書。

值得一提的是 1965 年 IBM 與美國司法部簽署一項協議,內容指稱 IBM 當時有義務向其他「友商」公布自家產品的相關資訊和細節,避免壟斷嫌疑。因為這項協議,IBM 的競爭對手快樂地得到大量 Model 5150 詳細技術規格和產品訊息;對一間企業和公司來說,一點資訊就足以拆分出大量情報,更何況如此透明的公開產品資訊。

iPod

(Source:蘋果

第一代 iPod 於 2001 年 10 月 23 日發表,由蘋果當時 CEO Steve Jobs 親自發表,改變了整個音樂市場的遊戲規則。當時蘋果推廣 iPod 是以「空間」為主要廣告內容,真是切中核心,因當年流行的 CD 只有約 700MB 容量,能裝的歌不到 20 首,但第一代 iPod 就有 5GB 容量,那個時代就已裝得下 1,000 多首歌曲。

當時 iPod 的廣告「承諾在你口袋塞進 1,000 首音樂」,直接用「容量」單點突破打進消費者的心,而 iPod 用 LCD 螢幕解析度是 160×128 像素並加上環形環狀按鍵操作,當時電池續航力就高達 10 小時,螢幕介面也不像今日手機吃電,成為長時間聽音樂的人的好選擇。iPod 更救了當時的蘋果,也終結了 Walkman 統治長達 20 年的音樂王朝。

Motorola DynaTAC 8000X

(Source:Flickr/Rosenfeld Media CC BY 2.0)

手機問世僅 40 年,從原本一支 12 萬元、充電要 10 小時,演變成今日有高階與低階等多樣化選擇。世界上第一通用私人手機撥打的電話,離現在只有短短 40 年,由 Motorola 研究員兼副總裁 Martin Cooper 於 1973 年 4 月 3 日撥打給同行死對頭 AT&T 的 Joel Engel。這支手機 1983 年問世,是全球公認的第一款手持式行動電話──Motorola DynaTAC 8000X,當年首賣時,跟現在 iPhone 推出一樣也是大排長龍。但當時的行動電話可是要價 4 千美元,充電 10 小時,只能講 20 分鐘。

第一台數位相機

(Source:Flickr/burnick CC BY 2.0)

世界第一台數位相機是由柯達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 Steven J.Sasson,於 1975 年在柯達公司研究室發明的,解析度僅 1 萬畫素。原型稱為「手持靜態電子照相機」,體積為 20.9×15.2×22.5mm。拍攝方面,Steven J.Sasson 利用數位化將電子訊號轉為數字,再存進隨機存取記憶體,最後錄製到磁帶上。這台古老相機的曝光時間為 50 毫秒,記錄一張黑白影像需要 23 秒,磁帶機可儲存 30 張照片,磁帶機要從相機取下,並插入播放機器才可瀏覽照片。儘管拍照速度緩慢,但不妨礙這台相機身為劃時代產物的地位。雖然這台相機誕生於 1975 年,但當時柯達禁止 Sasson 把這項技術公開,直到 1989 年 Sasson 做出類似現代數位相機的產品後才放行。

IBM Selectric

(Source:Flickr/tomislav medak CC BY 2.0)

電腦還未誕生的時代,打字機就是以機器代替人工書寫的最好方法。過去資料顯示,打字機誕生之初是為了幫助盲人使用,經過多年演變進化,Selectric 電動打字機由 2,800 個零組件構成,研發時間長達約 7 年,採用高爾夫球形的印字頭設計,當用戶打完字之後,印字頭會自動回到首位,這才正式解決了打字機先天不便與使用者敲字的困擾。因為這項專利,間接讓打字機普及起來,Selectric 電動打字機一問世,當時纖細的設計和大幅提升敲字速度等優點,迅速掀起流行,成為全世界上班族辦公室的必備品。

GameBoy

(Source:Flickr/Joe Haupt CC BY 2.0)

談到遊戲機怎麼可以忘記 GameBoy?誕生於 1989 年 4 月 21 日,是任天堂公司發售的第一代可攜式掌上遊戲機。GAME BOY 的成功一直延續多年,不只有小尺寸 Game Boy Pocket(GBP)、加入背光功能的 Game Boy Light,以及彩色的 GAME BOY COLOR,更有橫向發展的 GAME BOY ADVANCE,全系列 Game Boy 累計全球銷量超過 2 億台!可說伴隨著許多七年級長大的電動玩具就是 Game Boy,影響了一代人的青春。

Sony Trinitron

(Source:Flickr/Frédéric BISSON CC BY 2.0)

1969 年 Sony 推出彩色映射管 Trinitron 電視,Sony 創辦人之一井深大於 1966 年開始親自領導一個開發小組,希望創造出 Sony 專屬的彩色映射管。經過團隊工程師的努力,終於成功於 1968 年 4 月開發出稱為「Trinitron」(特麗霓虹)的獨自彩色映射管,可說是 Sony 的背水一戰。因 Trinitron 誕生前,井深大堅持以「柵控彩色顯影管」研發的彩色電視,只賣出 1 千部,且成本高昂,單台成本就近 40 萬日圓,差點讓 Sony  陷入關門邊緣。創辦人之一的盛田昭夫當時與董事斡旋,與銀行借了數億貸款挺過公司危機,而井深大不但成功帶著 Sony 走過危機,這次技術創新取得的戰果,直接讓 Sony 成為日後電視領域技術開發的領導者。

(本文由 T客邦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ocean yamaha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