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沉浮,USB Type-C 總算有機會攀上通往主流的浪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15 日 10:35 | 分類 3C周邊 , 手機 , 電子娛樂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五年沉浮,USB Type-C 總算有機會攀上通往主流的浪潮


今年進入 10 月,微軟發表了 Surface Pro 7,亞馬遜發表了 Kindle Fire HD 10,Sony 也宣布最新 Play Station 5;這三款裝置分別屬於 PC、平板電腦和遊戲主機,不過與上一代產品相比,有個不可忽略的共同點──都使用 USB Type-C(也稱 USB-C 或 Type-C)。

對此,市場調研機構 Moor Insights & Strategy 創始人 Patrick Moorhead 接受《Wired》雜誌採訪時表示:

USB-C 已成為每款個人電腦與連接裝置的業界標準。

Type-C 的開創性

從實際面來說,USB Type-C 以連接埠標準誕生已過 5 年了。

2014 年 8 月,最新發表的 USB 3.1 標準,Type-C 為連接埠正式推出;是新型 USB 線纜及連接器規範,定義包括連接器、端口、容器和線纜等一整套全新 USB 物理規格。

不過,Type-C 只是 USB 3.1 標準提出的三種連接埠之一。實際上,USB 3.1 標準有三種連接埠,一是 Type-A(即 Standard-A,傳統電腦最常見的 USB 連接埠),一是 Type-B(也是之前已有的連接埠) ,另一個就是 Type-C。

從三種連接埠命名可看到,USB 3.1 標準的制定者(USB IF 協會)也在試圖簡化和統一業界長期繁雜不一的連接埠類型。簡單地說,USB IF 協會從目前接近十種的 USB 連接埠中選了其中最廣泛的兩種,分別命名為 Type-A 和 Type-B,接著又重新設計新連接埠並命名為 Type-C;只有這三種連接埠才支援 USB 3.1 標準的數據傳輸速度、電流傳輸大小等各項技術標準。

USB 為技術標準,每個新版本制定都要在技術更新的基礎上考慮相容前代版本的問題。因此 USB 3.1 標準的三種連接埠中,Type-A 和 Type-B 更多考慮向下相容和統一已有連接埠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者的存在也算是新標準對過去的妥協;當然這種妥協很有必要。

反過來看,唯有 Type-C 才是 USB 3.1 連接埠方面的開創──正因如此,Type-C 在設計階段就受到世人關注;當最終公布後,更引起眾多討論和期待。

為什麼是 Type-C?

那麼,為什麼要提出 USB Type-C 呢?

隨著越來越多新型裝置追求輕量化、小型化,傳統 USB 連接埠的「龐大」尺寸很難滿足裝置生產廠商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傳統 USB 連接埠需要反覆拔插、尋找「正確」方向的問題已被消費者廣為詬病,使用者迫切需要類似 Lighting 一樣正反面均可插的連接埠,特別是手機等需要頻繁大量連接數據線的裝置,每天 1~2 次插錯的體驗絕不爽快。

基於這些問題,USB 標準的制訂者推出 Type-C 物理連接埠規範,引入幾大特點:

  • 纖薄:與生活常見的傳統 Type-A 不同,新型 Type-C 尺寸「大瘦身」,僅 8.3×2.5mm,更適合日益小型化的電腦裝置使用。
  • 無方向性:與蘋果 Lightning 類似,Type-C 沒有方向性的要求,即正反面都可插配對,這提高了 USB 的易用性。

但是,除了便利性,USB Type-C 還有另一層象徵意義。

USB 標準提出,是基於基本理念──規範電腦與其他外部裝置的連接和通訊。從 USB 1.0 時代開始,人們就為電腦設計了 USB 3.1 標準採用的 Type-A(當然那時候還不是這個名字),且經歷了 USB 1.1、USB 2.0 乃至 USB 3.0 三代標準更新,依然頑強地存活世界上,並一度統治了大多數電腦 USB 連接埠類型。

與電腦連接的其他外部裝置,不僅發展過程銷聲匿跡或應運而生,也產生不少複雜的連接埠。在這種情況下,Type-C 誕生了;不僅可連接手機、平板等裝置,還可直接連電腦──換句話說,電腦與其他裝置間在連接埠層面更平等,電腦不再是絕對中心,手機和平板也可用 Type-C 連接。

換句話說,Type-C 更印證行動網路時代來臨;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裝置──電腦、手機、平板、電視、電子書閱讀器乃至汽車等──都可採用不同方式接入網路,從而將先前由 Type-A 象徵的電腦中心地位也弱化。

Type-C 已成業界標準

USB 3.1 標準推出幾個月之後,Type-C 很快被業界認可並採用。

2015 上半年,有多個科技業巨頭級企業推出不同類別的 Type-C 裝置,如諾基亞 2015 年 1 月發表 N1 平板,蘋果 2015 年 3 月推出 12 吋 Macbook(目前已消失),還有 Google 在 2015 年 3 月發表 Chromebook Pixel 2015。

不過智慧手機領域,率先支援 Type-C 是 2015 年 4 月上市的中國樂視超級手機。

此後,除了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等,不少廠商也伴隨 Type-C 熱潮推出一系列裝置,如 USB PD 充電器、隨身碟、行動硬碟、行動電源、連接線、耳機等多種裝置。

諸多電子裝置中,智慧手機對 Type-C 的接受度十分快速,從 2015 下半年起,幾乎所有 Android 廠商都在自家高階智慧手機採用 Type-C。不過後續產品策略,一些 Android 廠商往往會將 Type-C 當成區分高低階智慧手機的重要屬性,往往在入門機或低階機採用老式的 Micro USB。

另外,蘋果對 Type-C 的接受度也引人注目。除了率先在 12 吋 MacBook 搭載 Type-C,後來蘋果 2016 年推出新 MacBook Pro,並將機身連接埠全部換成 Type-C;2018 年,蘋果又在新 MacBook Air 引入 Type-C──自此,MacBook 全面換用 Type-C。

2018 年的新款 iPad Pro,蘋果也以 Type-C 替換 Lightning,並藉此彰顯新款 iPad Pro 的生產力屬性。

與蘋果不同的是,生產力領域的另外一個重要玩家微軟,遲遲未在自家 Surface Pro 引入 Type-C;但今年 10 月紐約發表會,微軟終於在最新 Surface Pro 7 配置 Type-C,一起發表的 Surface Pro X 和 Surface Laptop 3 也搭載 Type-C。

值得一提的是,USB Type-C 雖然是基於 USB 3.1 標準提出,但實際業界應用時,不少廠商也選擇在不具 USB 3.1 標準的情況下採用 Type-C;如此,雖然傳輸速度、充電效率未能達到 USB 3.1 的要求,但卻可以享受 USB Type-C 的便利性。

也就是說,USB Type-C 在普及過程也做到相容性。

從 Type-C 發展過程來看,一個技術標準從誕生到普及,顯然需要整個行業推動和市場逐步接納,不可能一蹴而就;對 Type-C 來說,從標準正式確立到如今被整個行業認同,前後經歷五年,並將繼續證明,Type-C 是正確的方向──畢竟,在最新 USB4 標準,Type-C 已成為唯一支援的連接埠。

歡迎來到 Type-C 時代。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Maurizio Pesce CC BY 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