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 Building 8,Facebook 重組其最神祕硬體研發部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18 日 7:45 | 分類 3C周邊 , Facebook , 尖端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再見 Building 8,Facebook 重組其最神祕硬體研發部門


據外媒 Business Insider 報導,Facebook 正重組其實驗性硬體研發部門 Building 8。重組後 Building 8 將更名為 Portal,原 Building 8 旗下部分計畫將轉移至 Facebook Reality Lab(原 Oculus Research group)。

據悉,本次重組並未導致任何裁員。原 Building 8 負責人 Rafa Camargo 移任 Portal 團隊副總裁。Facebook Reality Lab 仍由 Michael Abrash 領導,Michael 長期以來擔任 Facebook VR / AR 業務的掌舵人。

更清晰的架構

Facebook 發言人對外證實了這一架構調整,但其同時表示,調整併不意味著 Building 8 的失敗,而是更清晰的架構。

外媒 TechCrunch 認為,Facebook 此舉意在將部分在研技術拉離原有的研發軌道,部分則離產品落地更近。

隨著原屬於 Building 8 的腦機接口、軟體機器人、可穿戴助聽裝置等計畫移至 Facebook Reality Lab,這個原本專注於 VR / AR 領域技術研發的部門正向更大的業務範圍擴張。然而 Facebook Reality Lab 的在研計畫在近幾年內商業化落地的可能性較低。

與此同時,新品牌 Portal 將更加務實,保留在 Portal 旗下的計畫距離 C 端產品落地更近。畢竟,這個全新品牌的基礎產品──一款同名視訊聊天裝置已於今年 10 月發表

Moonshot 登月計畫

產業人士為在 Building 8 內部發生的一切擬定了一個專有名詞──登月計畫(Moonshots),意為具有無限潛能的突破性計畫。這個代號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Building 8 對於 Facebook 和整個產業的重要性。

2016 年 4 月,隨著 DARPA 前研究主管 Regina Dugan 上任,Facebook Building 8 浮出水面。

彼時,Facebook CEO 馬克祖克柏表示,Building 8 團隊將遵循當年 F8 大會上發表的 10 年路線圖,致力於 VR / AR、人工智慧、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的研究工作,團隊成員來自蘋果、摩托羅拉、Google 等重量級企業。

加入 Facebook 之前,Dugan 曾任 Google 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jects)部門負責人,也正因如此,Building 8 的成立被認為是 Facebook 與 Google 在先進技術領域糾纏的開始。

ATAP 成立於 2012 年,曾是摩托羅拉的一部分,在 Google 將摩托羅拉賣給聯想後得以保留。

任職 ATAP 期間,Dugan 曾提出很多大膽假設,例如可吞嚥至體內的身分認證系統、Tango 3D 空間地圖(已被納入 Google AR 平台 ARCore)、模組化手機 Project Ara(未面世便夭折)等。ATAP 甚至與服裝品牌 Levi’s 合作研發了一款智慧夾克(該計畫至今仍存在)。

加入 Building 8 後,Dugan 一如既往地主打未來主義概念,提出例如「透過皮膚聽到聲音」、「腦控義肢」、「意念打字」等技術設​​想。此外,Dugan 也曾是視訊聊天裝置 Portal 的主導人。

遺憾的是,Dugan 沒能親歷 Portal 的發表,也沒有經歷 Facebook 的上市,她於 2017 年 10 月離開了 Facebook,其職位由 Rafa Camargo(前文所述的原 Building 8 負責人、現 Portal 團隊副總裁)接任。

遲來一年的 Portal

Camargo 上任後的最大動作當屬推動 Portal 於今年 10 月的面世。

Portal 是一款專注於視訊聊天的裝置,支援語音呼叫。其最大賣點在於,用戶在視訊過程中可隨意在房間內走動,Portal 會自動根據人物方位調整螢幕及鏡頭的方向,並在遠距環境下充分降噪、提高通話清晰度。

然而 Portal 的推出並未引起消費者的廣泛認同,據了解,其一定程度由於早在其推出一年前,智慧音箱大戰便已展開。與 Amazon Echo Show 等帶螢幕智慧音箱相比,可即時追蹤目標調整螢幕方向這個賣點,顯然不能彌補遲交答卷一年的缺憾。

另一方面, Building 8 高喊尖端技術概念,卻少有實際落地成果產生,業內並不買帳其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

如今,Building 8 在研的各個計畫按落地階段有了更為精確的歸屬,整裝待發的新架構能否突破曾經的桎梏,還需拭目以待。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