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真的有一顆核彈鈕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1 月 07 日 12:00 | 分類 科技趣聞 , 網路趣聞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美國總統真的有一顆核彈鈕嗎?


答案其實很明顯:沒有。不過這個「按鈕」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呢?

不是核彈鈕的核武計畫

今年第一天(1/1),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年演說提到自己桌上一直都有顆核彈按鈕,整個美國都在核彈的射程範圍內,對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隔天(1/2)反擊他有一顆「更大、更強,還會運作!」的核彈鈕──不過想要發動核武攻擊需要的其實不是一顆大大的紅色按鈕,而是「橄欖球」和「餅乾」。

在宣誓完後  轉移所有權

2017 年 1月 20 日,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典禮結束,並在辦公室完成宣誓後,一名軍事助理把一個黑色皮箱從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那移交給川普,這就是被暱稱為「橄欖球」(nuclear football)的手提箱。

▲ 暱稱為「橄欖球」的手提箱,它因為略帶橢圓的外型才有此稱呼。(Source:達志影像)

一個不能離總統太遠的手提箱

「橄欖球」的內層是鋁製材質,整個箱子重達 20 公斤。該手提箱永遠不能離開總統身旁,並由 5 名軍事助理負責搬運,當然,這 5 名助理事前已通過國防部、FBI 嚴格的身心評估與身家調查。而作為總統可能突然不能行動的備案,美國副總統身邊也會有一個手提箱。

箱子裡沒有按鈕

至於手提箱裡沒有按鈕、沒有計時器,而是一些通訊設備和作戰指南書。書中包含美國總統可以發射核彈的地點、他能避難的地方等資訊。

一旦總統決定發射地點後,就是「餅乾」出現的時候了。

▲ 美國戰略司令部的現任指揮官海頓(John Hyten),總統發布命令後,海頓就會輾轉接到指令。(Source: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一張驗明正身的卡片

所謂「餅乾」(biscuits)就是一張與信用卡大小差不多的塑膠卡片,上頭寫了證明總統身分的代號。與「橄欖球」不同,總統必須隨時把「餅乾」帶在身上。相傳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柯林頓(Bill Clinton)曾多次把這張卡片弄丟。

感覺「非常、非常可怕」

先前美國總統川普接受 ABC News 訪問時,曾提到自己拿到這張卡片的感受:「當他們向我解釋它代表了什麼,還有我們正在討論什麼層級的毀滅時,這是非常發人省思的一刻。」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真的非常、非常可怕。」

穿梭在軍事高層的核彈命令

如果總統決定發動攻擊,他就必須用「餅乾」上的代碼證明自己是美國的三軍統帥(Commander in chief),緊接著,命令就會傳達給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也就是美國位階最高的軍官。

接下來,該命令會以代碼形式轉給美國戰略司令部(Stratcom),再交給「地面部隊」(on the ground teams,雖然他們可能位在水面下)執行發射──指揮官和執行官同意下,由兩名士兵轉動鑰匙來啟動導彈發射。

▲ 冷戰時期,玉石俱焚的軍事戰略思想「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簡稱 M.A.D. 機制,也稱共同毀滅原則),讓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決定有所行動。(Source:Flickr/The Official CTBTO Photostream CC BY 2.0)

避免玉石俱焚的制衡手段

根據《史密森尼學會》2014 年的報導,雖然整套系統的起源高度保密,但「橄欖球」的構想最早可追溯至 1962 年的古巴飛彈危機。

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覺得「在世界的兩端,有兩個男人可以隻手毀滅文明世界真的很瘋狂」,因此甘迺迪以「如果我想要立刻發射核武,應該對政戰室說什麼?」「收到我的訊息的人又該如何證實這件事」兩個問題為出發點,發想出手提箱「橄欖球」。

「按鈕」變成一種代名詞

《大西洋月刊》指出,「核彈按鈕」的說法最早出現在 1957 年,加拿大前總理加拿大總理皮爾遜(Lester Bowles “Mike" Pearson)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發表的演講。這個詞彙後來在冷戰時期一直頻繁地使用,並在冷戰結束後留了下來,印度、巴基斯坦也曾經用「核彈鈕」來指稱他們的核彈計畫。

▲ 2017 年 10 月,5 名美國前總統一同出席賑災音樂會,為因颶風受影響的人們募款。畫面從左到右分別是美國前總統卡特、老布希(George H.W. Bush)、歐巴馬、小布希(George W. Bush)與柯林頓。即刻發動核武是美國總統獨有的權限,也只有美國總統可以這麼做。(Source:達志影像)

總統一個人就可以發動核武

所以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所謂「又大又強的按鈕」,其實是為了確認總統身分,和總統即時號令美國國防部的國家軍事指揮中心(National Military Command Center,NMCC)的系統。

不過美國總統身為三軍統帥,能夠以一人之令、不用向立法或司法機構諮詢的情況下發動核武攻擊,確實也和「一個人大力按下按鈕」的意象相符。

其實命令有可能被拒絕

不過美國總統也許不是想發動核武攻擊就可以發動。

2017 年 11 月,美國議會暌違 41 年,再次針對總統發動核武攻擊的權限舉辦聽證會。2011~2013 年擔任美國戰略司令部指揮官的凱勒(Robert Kehler)表示,如果總統的核武命令不符合法規規定的軍事必要性和比例原則,那他就會向總統說:「我不準備繼續下去。」

凱勒說:「軍方有遵守合法命令的義務,這並不包含那些不合法的。」現任指揮官海頓(John Hyten)也持類似立場。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By włodi from London, UK (The Big Red ButtonUploaded by Yarl) [CC BY-SA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